端午節又稱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五日節、艾節、端五、重午、午日、夏節,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。
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,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。據《史記》“屈原賈生列傳”記載,屈原,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。他倡導舉賢授能,富國強兵,力主聯齊抗秦,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,屈原遭饞去職,被趕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,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;也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。
端午節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,也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。自2008年起,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。2006年5月,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2009年9月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》,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。